2023年2月10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促进服务业提质提效”专场,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侯燕会作情况介绍,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高建华、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邸星、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宁云飞、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孙晓文、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燕茹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扩大内需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特别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1月1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其中,促进商贸服务业提质提效的政策主要列了6条。这些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商贸服务业尽快恢复和发展,促进消费市场复苏回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品质化消费需求。
一是顺应消费升级的需求。近年来,我区消费规模稳步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逐步凸显。从总体趋势看,高品质消费、体验式消费、场景式消费等新消费需求持续增强。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是当前发展商贸服务业的重要方向。
二是助力商贸企业恢复发展。近几年的新冠疫情对商贸企业经营活动形成了较大冲击,特别是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业所受影响更大。当前,消费市场恢复发展尚需一段时间,商贸企业实现正常经营仍然面临诸多困难。通过制定和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有利于推动商贸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有利于稳定和巩固消费市场。
《政策清单》中涉及商贸服务业的相关政策主要是第16条、第63条、第65条、第73条、第77条、第82条,下面逐条进行解读。
第16条主要是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和星级农贸市场创建方面的政策。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全面促进农村消费的必然选择。2022年我区争取到中央专项资金1.18亿元,支持10个旗县开展了县域商业试点县建设。2023年将继续推进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以人口相对聚集的乡镇为重点,支持商贸中心、大中型超市、集贸市场完善冷藏、打包、食品加工等设施,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建设改造一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镇快递物流站点,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鼓励商贸物流、电商等企业建设分拣、预冷、配送等商品化处理设施,提高农村产品商品转化率。引导商贸流通、生活服务与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商贸服务业推动生产、扩大消费的功能。同步开展星级农贸市场创建行动,支持农贸市场提质升级,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对达到三星级以上(含)农贸市场,通过自治区内贸流通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给予支持。
第63条主要是支持商务会展业发展方面的政策。对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主管部门及以上层级名义主办的商务会展活动给予资金补助。2023年,将积极组织举办第四届中蒙博览会,届时将开展投资贸易洽谈、展览展示、会议论坛、人文交流相关活动,切实将习提出的“将中蒙博览会打造成为加强中蒙乃至东北亚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
第65条主要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方面的政策。近年来,我区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绿色优势特色产品线上销售渠道不断拓宽,销售额逐年上升。2022年内蒙古网络零售额达到554亿元,较2019年增长14.2%。2023年,我们将从优势产业、特色产品电商化改造和电子商务共享云仓试点两方面着手,支持优势产业提升设计研发、创意创新、渠道建设等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孵化“小而美”网络品牌和适应网络消费的分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网络销售。支持电子商务共享云仓试点通过为企业提供多平台订单管理服务、智能仓储服务、运输/配送管理服务、快递追踪管理等服务,降低综合运营成本,带动中小型电子商务企业发展,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
第73条主要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首店招引方面的政策。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在步行15分钟左右范围,以满足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为目标,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2022年,兴安盟、包头市被评为自治区级城市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城市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2023年将继续开展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进一步优化便民生活圈在城市的分布、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丰富商业业态、创新便民生活圈服务功能,将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为促进服务保障民生、推动便利消费的重要载体。对成功申报国家级、自治区级试点的城市分别给予300万元、200万元补贴资金。
品牌首店是指在自治区范围内首次开业的品牌店。旗舰店是指营业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首次以旗舰店名义充分展示品牌文化主张的实体门店。2022年自治区出台了大力发展首店首发经济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3年我们将延续这一政策,围绕零售餐饮、文体娱乐、生活服务等业态,支持招引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开设首店和旗舰店。对于首店开设方、首店引进方给予5万到300万不等的奖补,力争推动首店落户我区不少于100家。同时,自治区已安排消费促进资金5000万元,鼓励和支持各盟市通过发放消费抵用券,积极组织开展以“活力内蒙古 乐享消费”为主题的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尽快把元气补回来,把“烟火气”引回来,把人气聚起来。
第77条主要是绿色商场创建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方面的政策。近年来,我们持续开展绿色商场创建工作,已创建绿色商场16家。2023年将继续开展绿色商场创建和健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工作,指导购物中心、百货店等零售企业对照《绿色商场》国家标准和《绿色商场创建评价指标》,做好空调、照明、电梯等设施设备绿色化建设,引导企业发展绿色采购与招商、绿色运营和管理,实施绿色服务,做好资源循环利用。指导绿色商场利用全国节能宣传周等重要时点,开展节能节电节水、资源循环利用等宣传活动。积极推广绿色商场创建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并对获得认定的绿色商场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第82条主要是老字号创新发展方面的政策。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传承独特产品、技艺或服务、理念,取得社会广泛认同的品牌。截至2022年底,我区共认定“内蒙古老字号”品牌78个,商务部认定我区“中华老字号”品牌7个,主要涉及食品、酒类、轻工工艺、商贸服务、餐饮饭店、医药等领域。2023年我们将继续支持“中华老字号”、“内蒙古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建立老字号名录,加强管理。保护好老字号知识产权和文化遗产,引导餐饮、食品和中医药等老字号企业做好传统技艺传承、培养传承人工作,壮大老字号人才队伍。支持老字号企业参加消费促进活动,鼓励老字号企业创新商品和服务,激发老字号创新活力。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政策清单落实,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推动,一是强化指导。尽快印发有关文件,指导盟市开展相关工作。二是强化调度。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政策及时落地,取得实效。三是强化宣传。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政策、用好政策。
新的一年,我厅将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决胜的斗志、冲刺的行动、必胜的信念,全力落实好政策清单,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商务力量!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近年来我区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方面有哪些成效,下一步如何推动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高建华:为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部署要求,从2020年开始,全区各地共投入资金4.5亿元,大力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到2022年底,全区共建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68个、社区养老服务站932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73个,社区老年餐厅数量达到347个,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浴、助洁、助急、助行等便民养老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整体覆盖率达到97.3%,城市“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建成。
尽管如此,我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还存在机构运营能力不强、服务内容相对单一、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等差距不足。下一步,将认真落实自治区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采取切实有力举措推动城乡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一是建立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评价机制,制定出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办法》,落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贴政策,推动以第三方运营为主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逐步实现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激发养老服务市场主体活力,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更优服务。二是大力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低保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确保“十四五”期间完成全区6.6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三是组织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为经济困难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在指导推动通辽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认真组织实施好提升行动项目的基础上,鼓励支持其他盟市积极争取纳入国家项目地区,建立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四是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2023年新建乡镇养老服务中心350个、村级养老服务站2000个、拓展提升200所农村互助幸福院服务功能,推动构建县级特困供养服务机构、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和村级养老服务站三级农村养老服务网络,有效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覆盖率和可及度。
内蒙古奔腾融媒记者: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中提到,要加大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托育服务补短板力度,请问,卫生健康部门在养老托育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工作思路和打算?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邸星:养老托育事业和产业发展是促进服务业提质提效的重要内容。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托育服务发展,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门大力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政策体系日趋完善。2022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新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自治区政府印发《“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部门联合印发了《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的若干措施》《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措施》。将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指标纳入自治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列入盟市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多维度推动任务落实。
二是服务质效明显提升。成立自治区婴幼儿照护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建立自治区托育综合服务指导中心。将托育机构卫生健康服务管理融入到妇幼、中医药(蒙医药)、疾控、卫生监督等工作中,推进“医育结合”发展。2022年全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2.2个。加强内蒙古人民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内蒙古分中心建设,将自治区肿瘤医院打造成自治区安宁疗护示范建设基地。将老龄健康项目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不断提高人均补助标准。连续三年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已建成医养结合机构158家,总床位数达到3.1万张。81.56%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75%以上。
三是友好社会环境持续优化。积极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和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建成母婴设施721个,实现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母婴设施应建尽建。推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先后两批53个社区创建成功。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多渠道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组织开展卫生健康系统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国情教育,营造有利于养老托育服务发展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制度创新、精准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体系。持续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托育服务及老年健康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自治区老龄委办公室和人口与生育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职能,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推进托幼一体化发展,制定公办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托育服务政策措施,选取部分盟市开展社区托育服务试点工作,规范提升托育机构服务质量,不断补齐托育服务短板。做好项目储备,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2023年全区新增婴幼儿托位2万个。三是健全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做实做细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和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积极推进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服务发展。组织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老年营养改善等行动,做好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安宁疗护等试点工作。注重将中医(蒙医)医疗、养生、保健、康复融入健康养老全过程。持续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
内蒙古日报社记者:请问在“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将从哪些角度发力,如何推进?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宁云飞: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在2023年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一是落实政府质量激励机制,树立质量标杆;二是开展服务质量监测,助力服务质量提升;三是扩展服务业标准化工作领域,提高服务业标准化水平;四是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检验检测和认证行业发展。
服务业激励方面。按照新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主席质量奖管理办法》,开展第九届自治区主席质量奖评审,遴选自治区内质量管理体系健全、质量管理模式先进、具有推广示范价值的单位,打造质量标杆,引导同行业学习借鉴,提升行业整体质量水平。认真做好第五届中国质量奖申报组织工作,动员自治区内优质服务企业积极申报,同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帮助企业在争创中国质量奖过程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按照政策规定,及时兑现奖励和资助资金。
服务业质量提升方面。去年,内蒙古在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中首次进入了“满意”区间。今年,我们将继续开展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会同有关部门科学设定监测指标,精心制定项目方案,高标准实施,加强监测结果运用。围绕质量监测发现的短板和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联合各盟市和相关厅局单位,做好整改工作,推动自治区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服务业标准化方面。在家政、物流、会展、绿色交通等领域开展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支撑自治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广实施居家社区养老标准体系。在物流、养老、家政等领域开展自治区地方标准的研制。在商贸流通、养老、物业、旅游、幼教、政务服务、残疾人就业、安保培训等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工作。推动试点项目经验推广应用,发挥标准化试点项目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服务业监管方面。研究出台《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工作方案》,启动检验检测机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行动。完善优化检验检测监管平台各项功能,规范监管执法行为,提高监管效率。开展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重点打击机动车和生态环境类检测机构虚假检测、数据造假行为。强化证后核查等事中事后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有机认证从业机构的监督检查。继续推动小微企业质量认证提升行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我们注意到对被列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和入选自治区“一单制”试点工程有较大的资金奖补力度,能否介绍一下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政策制定过程中有哪些考虑?实施后将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孙晓文:近几年,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新的发展形势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交通强国”这样的奋斗目标,要求交通运输部门加快破解制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短板。多式联运是指具有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方式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具有产业链条长、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好等特点,所以我们把发展多式联运作为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调整运输结构的主要抓手和突破口,更好的支撑交通强国建设行稳致远。
自治区作为京津冀周边的重要地区,是国家主要煤炭、粮食产地,虽然全区铁路、公路、航空等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为满足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现代化多式联运发展要求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较小,物流集散和储运、转运设施现代化程度较低,缺乏有效衔接,现代化多式联运组织仍处于初级阶段。
自治区人民政府拿出真金白银助力多式联运发展,意在调动广大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实施多式联运提速行动,推进我区物流业降本增效和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中提出有关促进多式联运发展的两项资金奖补政策,是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落实支持政策和补助经费的省份之一。
“列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且经验收合格的项目,每个给予1000万元资金奖补”该项政策出台是依据2015年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全国组织开展创建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工作,迄今为止共开展了四批建设工作,我区先后有两个项目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其中“西北地区—京津冀区域铁路多功能车智慧公铁水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已通过国家验收,该项目铁路多功能驮背运输车填补了国内驮背运输空白,多式联运班列实现干支结合、常态开行。目前正在建设的“易大宗打造中蒙经济走廊煤炭能源进口样板、创新无人运输通关物流供应链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应用自动导引运输车完成无人跨境运输,顺应物流低碳环保发展趋势。
“延续对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且符合要求的企业给予300万元奖励”政策的出台可以说是推进我区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一单制”即“一次委托、一次付费、一单到底”的全程管控服务,解决了以往不同运输方式间流转手续繁琐、数据无法共享等短板,是多式联运发展的最高形态,目前正在组织开展申报和评审工作。
通过开展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和“一单制”试点工程,结合“边示范、边总结、边推广”的工作思路,由点及面、次第开花、有序推进,将有力促进全区多式联运基础设施无缝化衔接、运输装备标准化升级、信息资源交互化共享、市场主体多元化培育,加快构建便捷经济、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多式联运体系,进一步优化调整运输结构,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旅游报记者:2022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出台了系列政策举措,在帮扶文化旅游业恢复发展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的《政策清单》中,请问将重点支持哪些方面?要着重解决哪些问题?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燕茹: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促进全区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复苏相关要求,我们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在2023年《政策清单》中,主要提出3条重点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将安排2.4亿元专项资金,重点培育和创建文化旅游品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引导和鼓励文化旅游企业发展新业态,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
一是大力支持优质品牌项目创建。我们以创建品牌,打造品质旅游新标杆为目标,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和支持重点文化旅游城市、区县、村镇、文化场所等不断丰富文化旅游要素,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培育更多的国家级、自治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等品牌项目,以品牌创建作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发展富有特色的全链条文旅业态品牌,增强内蒙古文化旅游吸引力。
二是积极培育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我们将抓好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重点对成功创建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滑雪旅游度假地等文化旅游企业给予支持。我们还将继续支持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补齐短板、争先创优、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我区文化旅游项目的品质,为游客提供更丰富和更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三是引导促进文化旅游业态创新发展。我们将积极鼓励和引导各文旅单位发展新业态、打造新产品,支持企业提升数字化水平、打造文旅融合产品、丰富旅游商品,重点支持“内蒙古礼物”文化旅游商品实体店、文化旅游商品创意开发、沉浸式演艺等新业态项目,拓展文化旅游消费领域,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延长文化旅游产业链。
总之,2023年我们将主要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不断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提高服务水平,充分调动项目主体的积极性,积极推动人民群众文化和旅游消费持续快速增长,让八方来客有更美好的体验、更舒心的享受、更难忘的回忆,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局
中文域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政务联系电话关于防范仿冒网站风险的提示
自治区政府新闻发布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促进服务业提质提效”专场发布日期:2023-02-13 10:18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朗读
2023年2月10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促进服务业提质提效”专场,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侯燕会作情况介绍,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高建华、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邸星、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宁云飞、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孙晓文、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燕茹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扩大内需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特别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1月1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其中,促进商贸服务业提质提效的政策主要列了6条。这些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商贸服务业尽快恢复和发展,促进消费市场复苏回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品质化消费需求。
一是顺应消费升级的需求。近年来,我区消费规模稳步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逐步凸显。从总体趋势看,高品质消费、体验式消费、场景式消费等新消费需求持续增强。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是当前发展商贸服务业的重要方向。
二是助力商贸企业恢复发展。近几年的新冠疫情对商贸企业经营活动形成了较大冲击,特别是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业所受影响更大。当前,消费市场恢复发展尚需一段时间,商贸企业实现正常经营仍然面临诸多困难。通过制定和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有利于推动商贸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有利于稳定和巩固消费市场。
《政策清单》中涉及商贸服务业的相关政策主要是第16条、第63条、第65条、第73条、第77条、第82条,下面逐条进行解读。
第16条主要是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和星级农贸市场创建方面的政策。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全面促进农村消费的必然选择。2022年我区争取到中央专项资金1.18亿元,支持10个旗县开展了县域商业试点县建设。2023年将继续推进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以人口相对聚集的乡镇为重点,支持商贸中心、大中型超市、集贸市场完善冷藏、打包、食品加工等设施,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建设改造一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镇快递物流站点,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鼓励商贸物流、电商等企业建设分拣、预冷、配送等商品化处理设施,提高农村产品商品转化率。引导商贸流通、生活服务与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商贸服务业推动生产、扩大消费的功能。同步开展星级农贸市场创建行动,支持农贸市场提质升级,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对达到三星级以上(含)农贸市场,通过自治区内贸流通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给予支持。
第63条主要是支持商务会展业发展方面的政策。对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主管部门及以上层级名义主办的商务会展活动给予资金补助。2023年,将积极组织举办第四届中蒙博览会,届时将开展投资贸易洽谈、展览展示、会议论坛、人文交流相关活动,切实将习提出的“将中蒙博览会打造成为加强中蒙乃至东北亚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
第65条主要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方面的政策。近年来,我区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绿色优势特色产品线上销售渠道不断拓宽,销售额逐年上升。2022年内蒙古网络零售额达到554亿元,较2019年增爱游戏电竞长14.2%。2023年,我们将从优势产业、特色产品电商化改造和电子商务共享云仓试点两方面着手,支持优势产业提升设计研发、创意创新、渠道建设等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孵化“小而美”网络品牌和适应网络消费的分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网络销售。支持电子商务共享云仓试点通过为企业提供多平台订单管理服务、智能仓储服务、运输/配送管理服务、快递追踪管理等服务,降低综合运营成本,带动中小型电子商务企业发展,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
第73条主要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首店招引方面的政策。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在步行15分钟左右范围,以满足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为目标,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2022年,兴安盟、包头市被评为自治区级城市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城市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2023年将继续开展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进一步优化便民生活圈在城市的分布、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丰富商业业态、创新便民生活圈服务功能,将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为促进服务保障民生、推动便利消费的重要载体。对成功申报国家级、自治区级试点的城市分别给予300万元、200万元补贴资金。
品牌首店是指在自治区范围内首次开业的品牌店。旗舰店是指营业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首次以旗舰店名义充分展示品牌文化主张的实体门店。2022年自治区出台了大力发展首店首发经济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3年我们将延续这一政策,围绕零售餐饮、文体娱乐、生活服务等业态,支持招引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开设首店和旗舰店。对于首店开设方、首店引进方给予5万到300万不等的奖补,力争推动首店落户我区不少于100家。同时,自治区已安排消费促进资金5000万元,鼓励和支持各盟市通过发放消费抵用券,积极组织开展以“活力内蒙古 乐享消费”为主题的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尽快把元气补回来,把“烟火气”引回来,把人气聚起来。
第77条主要是绿色商场创建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方面的政策。近年来,我们持续开展绿色商场创建工作,已创建绿色商场16家。2023年将继续开展绿色商场创建和健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工作,指导购物中心、百货店等零售企业对照《绿色商场》国家标准和《绿色商场创建评价指标》爱游戏电竞,做好空调、照明、电梯等设施设备绿色化建设,引导企业发展绿色采购与招商、绿色运营和管理,实施绿色服务,做好资源循环利用。指导绿色商场利用全国节能宣传周等重要时点,开展节能节电节水、资源爱游戏电竞循环利用等宣传活动。积极推广绿色商场创建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并对获得认定的绿色商场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第82条主要是老字号创新发展方面的政策。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传承独特产品、技艺或服务、理念,取得社会广泛认同的品牌。截至2022年底,我区共认定“内蒙古老字号”品牌78个,商务部认定我区“中华老字号”品牌7个,主要涉及食品、酒类、轻工工艺、商贸服务、餐饮饭店、医药等领域。2023年我们将继续支持“中华老字号”、“内蒙古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建立老字号名录,加强管理。保护好老字号知识产权和文化遗产,引导餐饮、食品和中医药等老字号企业做好传统技艺传承、培养传承人工作,壮大老字号人才队伍。支持老字号企业参加消费促进活动,鼓励老字号企业创新商品和服务,激发老字号创新活力。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政策清单落实,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推动,一是强化指导。尽快印发有关文件,指导盟市开展相关工作。二是强化调度。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政策及时落地,取得实效。三是强化宣传。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政策、用好政策。
新的一年,我厅将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决胜的斗志、冲刺的行动、必胜的信念,全力落实好政策清单,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商务力量!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近年来我区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方面有哪些成效,下一步如何推动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高建华:为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部署要求,从2020年开始,全区各地共投入资金4.5亿元,大力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到2022年底,全区共建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68个、社区养老服务站932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73个,社区老年餐厅数量达到347个,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浴、助洁、助急、助行等便民养老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整体覆盖率达到97.3%,城市“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建成。
尽管如此,我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还存在机构运营能力不强、服务内容相对单一、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等差距不足。下一步,将认真落实自治区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采取切实有力举措推动城乡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一是建立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评价机制,制定出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办法》,落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贴政策,推动以第三方运营为主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逐步实现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激发养老服务市场主体活力,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更优服务。二是大力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低保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确保“十四五”期间完成全区6.6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三是组织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为经济困难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在指导推动通辽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认真组织实施好提升行动项目的基础上,鼓励支持其他盟市积极争取纳入国家项目地区,建立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四是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2023年新建乡镇养老服务中心350个、村级养老服务站2000个、拓展提升200所农村互助幸福院服务功能,推动构建县级特困供养服务机构、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和村级养老服务站三级农村养老服务网络,有效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覆盖率和可及度。
内蒙古奔腾融媒记者: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中提到,要加大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托育服务补短板力度,请问,卫生健康部门在养老托育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工作思路和打算?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邸星:养老托育事业和产业发展是促进服务业提质提效的重要内容。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托育服务发展,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门大力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政策体系日趋完善。2022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新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自治区政府印发《“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部门联合印发了《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的若干措施》《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措施》。将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指标纳入自治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列入盟市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多维度推动任务落实。
二是服务质效明显提升。成立自治区婴幼儿照护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建立自治区托育综合服务指导中心。将托育机构卫生健康服务管理融入到妇幼、中医药(蒙医药)、疾控、卫生监督等工作中,推进“医育结合”发展。2022年全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2.2个。加强内蒙古人民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内蒙古分中心建设,将自治区肿瘤医院打造成自治区安宁疗护示范建设基地。将老龄健康项目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不断提高人均补助标准。连续三年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已建成医养结合机构158家,总床位数达到3.1万张。81.56%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75%以上。
三是友好社会环境持续优化。积极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和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建成母婴设施721个,实现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母婴设施应建尽建。推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先后两批53个社区创建成功。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多渠道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组织开展卫生健康系统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国情教育,营造有利于养老托育服务发展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制度创新、精准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体系。持续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托育服务及老年健康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自治区老龄委办公室和人口与生育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职能,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推进托幼一体化发展,制定公办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托育服务政策措施,选取部分盟市开展社区托育服务试点工作,规范提升托育机构服务质量,不断补齐托育服务短板。做好项目储备,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2023年全区新增婴幼儿托位2万个。三是健全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做实做细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和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积极推进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服务发展。组织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老年营养改善等行动,做好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安宁疗护等试点工作。注重将中医(蒙医)医疗、养生、保健、康复融入健康养老全过程。持续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
内蒙古日报社记者:请问在“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将从哪些角度发力,如何推进?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宁云飞: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在2023年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一是落实政府质量激励机制,树立质量标杆;二是开展服务质量监测,助力服务质量提升;三是扩展服务业标准化工作领域,提高服务业标准化水平;四是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检验检测和认证行业发展。
服务业激励方面。按照新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主席质量奖管理办法》,开展第九届自治区主席质量奖评审,遴选自治区内质量管理体系健全、质量管理模式先进、具有推广示范价值的单位,打造质量标杆,引导同行业学习借鉴,提升行业整体质量水平。认真做好第五届中国质量奖申报组织工作,动员自治区内优质服务企业积极申报,同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帮助企业在争创中国质量奖过程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按照政策规定,及时兑现奖励和资助资金。
服务业质量提升方面。去年,内蒙古在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中首次进入了“满意”区间。今年,我们将继续开展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会同有关部门科学设定监测指标,精心制定项目方案,高标准实施,加强监测结果运用。围绕质量监测发现的短板和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联合各盟市和相关厅局单位,做好整改工作,推动自治区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服务业标准化方面。在家政、物流、会展、绿色交通等领域开展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支撑自治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广实施居家社区养老标准体系。在物流、养老、家政等领域开展自治区地方标准的研制。在商贸流通、养老、物业、旅游、幼教、政务服务、残疾人就业、安保培训等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工作。推动试点项目经验推广应用,发挥标准化试点项目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服务业监管方面。研究出台《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工作方案》,启动检验检测机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行动。完善优化检验检测监管平台各项功能,规范监管执法行为,提高监管效率。开展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重点打击机动车和生态环境类检测机构虚假检测、数据造假行为。强化证后核查等事中事后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有机认证从业机构的监督检查。继续推动小微企业质量认证提升行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我们注意到对被列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和入选自治区“一单制”试点工程有较大的资金奖补力度,能否介绍一下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政策制定过程中有哪些考虑?实施后将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孙晓文:近几年,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新的发展形势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交通强国”这样的奋斗目标,要求交通运输部门加快破解制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短板。多式联运是指具有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方式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具有产业链条长、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好等特点,所以我们把发展多式联运作为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调整运输结构的主要抓手和突破口,更好的支撑交通强国建设行稳致远。
自治区作为京津冀周边的重要地区,是国家主要煤炭、粮食产地,虽然全区铁路、公路、航空等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为满足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现代化多式联运发展要求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较小,物流集散和储运、转运设施现代化程度较低,缺乏有效衔接,现代化多式联运组织仍处于初级阶段。
自治区人民政府拿出真金白银助力多式联运发展,意在调动广大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实施多式联运提速行动,推进我区物流业降本增效和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中提出有关促进多式联运发展的两项资金奖补政策,是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落实支持政策和补助经费的省份之一。
“列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且经验收合格的项目,每个给予1000万元资金奖补”该项政策出台是依据2015年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全国组织开展创建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工作,迄今为止共开展了四批建设工作,我区先后有两个项目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其中“西北地区—京津冀区域铁路多功能车智慧公铁水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已通过国家验收,该项目铁路多功能驮背运输车填补了国内驮背运输空白,多式联运班列实现干支结合、常态开行。目前正在建设的“易大宗打造中蒙经济走廊煤炭能源进口样板、创新无人运输通关物流供应链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应用自动导引运输车完成无人跨境运输,顺应物流低碳环保发展趋势。
“延续对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且符合要求的企业给予300万元奖励”政策的出台可以说是推进我区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一单制”即“一次委托、一次付费、一单到底”的全程管控服务,解决了以往不同运输方式间流转手续繁琐、数据无法共享等短板,是多式联运发展的最高形态,目前正在组织开展申报和评审工作。
通过开展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和“一单制”试点工程,结合“边示范、边总结、边推广”的工作思路,由点及面、次第开花、有序推进,将有力促进全区多式联运基础设施无缝化衔接、运输装备标准化升级、信息资源交互化共享、市场主体多元化培育,加快构建便捷经济、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多式联运体系,进一步优化调整运输结构,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旅游报记者:2022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出台了系列政策举措,在帮扶文化旅游业恢复发展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的《政策清单》中,请问将重点支持哪些方面?要着重解决哪些问题?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燕茹: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促进全区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复苏相关要求,我们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在2023年《政策清单》中,主要提出3条重点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将安排2.4亿元专项资金,重点培育和创建文化旅游品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引导和鼓励文化旅游企业发展新业态,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
一是大力支持优质品牌项目创建。我们以创建品牌,打造品质旅游新标杆为目标,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和支持重点文化旅游城市、区县、村镇、文化场所等不断丰富文化旅游要素,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培育更多的国家级、自治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等品牌项目,以品牌创建作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发展富有特色的全链条文旅业态品牌,增强内蒙古文化旅游吸引力。
二是积极培育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我们将抓好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重点对成功创建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滑雪旅游度假地等文化旅游企业给予支持。我们还将继续支持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补齐短板、争先创优、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我区文化旅游项目的品质,为游客提供更丰富和更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三是引导促进文化旅游业态创新发展。我们将积极鼓励和引导各文旅单位发展新业态、打造新产品,支持企业提升数字化水平、打造文旅融合产品、丰富旅游商品,重点支持“内蒙古礼物”文化旅游商品实体店、文化旅游商品创意开发、沉浸式演艺等新业态项目,拓展文化旅游消费领域,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延长文化旅游产业链。
总之,2023年我们将主要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不断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提高服务水平,充分调动项目主体的积极性,积极推动人民群众文化和旅游消费持续快速增长,让八方来客有更美好的体验、更舒心的享受、更难忘的回忆,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3年2月10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促进服务业提质提效”专场,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侯燕会作情况介绍,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高建华、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邸星、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宁云飞、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孙晓文、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燕茹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扩大内需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特别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1月1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其中,促进商贸服务业提质提效的政策主要列了6条。这些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商贸服务业尽快恢复和发展,促进消费市场复苏回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品质化消费需求。
一是顺应消费升级的需求。近年来,我区消费规模稳步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逐步凸显。从总体趋势看,高品质消费、体验式消费、场景式消费等新消费需求持续增强。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是当前发展商贸服务业的重要方向。
二是助力商贸企业恢复发展。近几年的新冠疫情对商贸企业经营活动形成了较大冲击,特别是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业所受影响更大。当前,消费市场恢复发展尚需一段时间,商贸企业实现正常经营仍然面临诸多困难。通过制定和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有利于推动商贸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有利于稳定和巩固消费市场。
《政策清单》中涉及商贸服务业的相关政策主要是第16条、第63条、第65条、第73条、第77条、第82条,下面逐条进行解读。
第16条主要是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和星级农贸市场创建方面的政策。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全面促进农村消费的必然选择。2022年我区争取到中央专项资金1.18亿元,支持10个旗县开展了县域商业试点县建设。2023年将继续推进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以人口相对聚集的乡镇为重点,支持商贸中心、大中型超市、集贸市场完善冷藏、打包、食品加工等设施,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建设改造一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镇快递物流站点,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鼓励商贸物流、电商等企业建设分拣、预冷、配送等商品化处理设施政务新闻,提高农村产品商品转化率。引导商贸流通、生活服务与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商贸服务业推动生产、扩大消费的功能。同步开展星级农贸市场创建行动,支持农贸市场提质升级,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对达到三星级以上(含)农贸市场,通过自治区内贸流通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给予支持。
第63条主要是支持商务会展业发展方面的政策。对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主管部门及以上层级名义主办的商务会展活动给予资金补助。2023年,将积极组织举办第四届中蒙博览会,届时将开展投资贸易洽谈、展览展示、会议论坛、人文交流相关活动,切实将习提出的“将中蒙博览会打造成为加强中蒙乃至东北亚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
第65条主要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方面的政策。近年来,我区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绿色优势特色产品线上销售渠道不断拓宽,销售额逐年上升。2022年内蒙古网络零售额达到554亿元,较2019年增长14.2%。2023年,我们将从优势产业、特色产品电商化改造和电子商务共享云仓试点两方面着手,支持优势产业提升设计研发、创意创新、渠道建设等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孵化“小而美”网络品牌和适应网络消费的分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网络销售。支持电子商务共享云仓试点通过为企业提供多平台订单管理服务、智能仓储服务、运输/配送管理服务、快递追踪管理等服务,降低综合运营成本,带动中小型电子商务企业发展,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
第73条主要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首店招引方面的政策。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在步行15分钟左右范围,以满足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为目标,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2022年,兴安盟、包头市被评为自治区级城市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城市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2023年将继续开展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进一步优化便民生活圈在城市的分布、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丰富商业业态、创新便民生活圈服务功能,将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为促进服务保障民生、推动便利消费的重要载体。对成功申报国家级、自治区级试点的城市分别给予300万元、200万元补贴资金。
品牌首店是指在自治区范围内首次开业的品牌店。旗舰店是指营业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首次以旗舰店名义充分展示品牌文化主张的实体门店。2022年自治区出台了大力发展首店首发经济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3年我们将延续这一政策,围绕零售餐饮、文体娱乐、生活服务等业态,支持招引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开设首店和旗舰店。对于首店开设方、首店引进方给予5万到300万不等的奖补,力争推动首店落户我区不少于100家。同时,自治区已安排消费促进资金5000万元,鼓励和支持各盟市通过发放消费抵用券,积极组织开展以“活力内蒙古 乐享消费”为主题的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尽快把元气补回来,把“烟火气”引回来,把人气聚起来。
第77条主要是绿色商场创建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方面的政策。近年来,我们持续开展绿色商场创建工作,已创建绿色商场16家。2023年将继续开展绿色商场创建和健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工作,指导购物中心、百货店等零售企业对照《绿色商场》国家标准和《绿色商场创建评价指标》,做好空调、照明、电梯等设施设备绿色化建设,引导企业发展绿色采购与招商、绿色运营和管理,实施绿色服务,做好资源循环利用。指导绿色商场利用全国节能宣传周等重要时点,开展节能节电节水、资源循环利用等宣传活动。积极推广绿色商场创建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并对获得认定的绿色商场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第82条主要是老字号创新发展方面的政策。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传承独特产品、技艺或服务、理念,取得社会广泛认同的品牌。截至2022年底,我区共认定“内蒙古老字号”品牌78个,商务部认定我区“中华老字号”品牌7个,主要涉及食品、酒类、轻工工艺、商贸服务、餐饮饭店、医药等领域。2023年我们将继续支持“中华老字号”、“内蒙古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建立老字号名录,加强管理。保护好老字号知识产权和文化遗产,引导餐饮、食品和中医药等老字号企业做好传统技艺传承、培养传承人工作,壮大老字号人才队伍。支持老字号企业参加消费促进活动,鼓励老字号企业创新商品和服务,激发老字号创新活力。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政策清单落实,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推动,一是强化指导。尽快印发有关文件爱游戏电竞,指导盟市开展相关工作。二是强化调度。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政策及时落地,取得实效。三是强化宣传。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政策、用好政策。
新的一年,我厅将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决胜的斗志、冲刺的行动、必胜的信念,全力落实好政策清单,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商务力量!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近年来我区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方面有哪些成效,下一步如何推动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高建华:为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部署要求,从2020年开始,全区各地共投入资金4.5亿元,大力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到2022年底,全区共建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68个、社区养老服务站932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73个,社区老年餐厅数量达到347个,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浴、助洁、助急、助行等便民养老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整体覆盖率达到97.3%,城市“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建成。
尽管如此,我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还存在机构运营能力不强、服务内容相对单一、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等差距不足。下一步,将认真落实自治区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采取切实有力举措推动城乡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一是建立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评价机制,制定出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办法》,落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贴政策,推动以第三方运营为主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逐步实现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激发养老服务市场主体活力,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更优服务。二是大力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低保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确保“十四五”期间完成全区6.6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三是组织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为经济困难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在指导推动通辽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认真组织实施好提升行动项目的基础上,鼓励支持其他盟市积极争取纳入国家项目地区,建立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四是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2023年新建乡镇养老服务中心350个、村级养老服务站2000个、拓展提升200所农村互助幸福院服务功能,推动构建县级特困供养服务机构、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和村级养老服务站三级农村养老服务网络,有效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覆盖率和可及度。
内蒙古奔腾融媒记者: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中提到,要加大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托育服务补短板力度,请问,卫生健康部门在养老托育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工作思路和打算?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邸星:养老托育事业和产业发展是促进服务业提质提效的重要内容。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托育服务发展,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门大力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政策体系日趋完善。2022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新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自治区政府印发《“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部门联合印发了《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的若干措施》《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措施》。将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指标纳入自治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列入盟市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多维度推动任务落实。
二是服务质效明显提升。成立自治区婴幼儿照护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建立自治区托育综合服务指导中心。将托育机构卫生健康服务管理融入到妇幼、中医药(蒙医药)、疾控、卫生监督等工作中,推进“医育结合”发展。2022年全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2.2个。加强内蒙古人民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内蒙古分中心建设,将自治区肿瘤医院打造成自治区安宁疗护示范建设基地。将老龄健康项目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不断提高人均补助标准。连续三年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已建成医养结合机构158家,总床位数达到3.1万张。81.56%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75%以上。
三是友好社会环境持续优化。积极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和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建成母婴设施721个,实现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母婴设施应建尽建。推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先后两批53个社区创建成功。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多渠道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组织开展卫生健康系统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国情教育,营造有利于养老托育服务发展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制度创新、精准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体系。持续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托育服务及老年健康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自治区老龄委办公室和人口与生育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职能,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推进托幼一体化发展,制定公办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托育服务政策措施,选取部分盟市开展社区托育服务试点工作,规范提升托育机构服务质量,不断补齐托育服务短板。做好项目储备,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2023年全区新增婴幼儿托位2万个。三是健全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做实做细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和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积极推进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服务发展。组织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老年营养改善等行动,做好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安宁疗护等试点工作。注重将中医(蒙医)医疗、养生、保健、康复融入健康养老全过程。持续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
内蒙古日报社记者:请问在“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将从哪些角度发力,如何推进?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宁云飞: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在2023年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一是落实政府质量激励机制,树立质量标杆;二是开展服务质量监测,助力服务质量提升;三是扩展服务业标准化工作领域,提高服务业标准化水平;四是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检验检测和认证行业发展。
服务业激励方面。按照新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主席质量奖管理办法》,开展第九届自治区主席质量奖评审,遴选自治区内质量管理体系健全、质量管理模式先进、具有推广示范价值的单位,打造质量标杆,引导同行业学习借鉴,提升行业整体质量水平。认真做好第五届中国质量奖申报组织工作,动员自治区内优质服务企业积极申报,同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帮助企业在争创中国质量奖过程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按照政策规定,及时兑现奖励和资助资金。
服务业质量提升方面。去年,内蒙古在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中首次进入了“满意”区间。今年,我们将继续开展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会同有关部门科学设定监测指标,精心制定项目方案,高标准实施,加强监测结果运用。围绕质量监测发现的短板和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联合各盟市和相关厅局单位,做好整改工作,推动自治区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服务业标准化方面。在家政、物流、会展、绿色交通等领域开展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支撑自治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广实施居家社区养老标准体系。在物流、养老、家政等领域开展自治区地方标准的研制。在商贸流通、养老、物业、旅游、幼教、政务服务、残疾人就业、安保培训等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工作。推动试点项目经验推广应用,发挥标准化试点项目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服务业监管方面。研究出台《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工作方案》,启动检验检测机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行动。完善优化检验检测监管平台各项功能,规范监管执法行为,提高监管效率。开展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重点打击机动车和生态环境类检测机构虚假检测、数据造假行为。强化证后核查等事中事后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有机认证从业机构的监督检查。继续推动小微企业质量认证提升行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我们注意到对被列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和入选自治区“一单制”试点工程有较大的资金奖补力度,能否介绍一下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政策制定过程中有哪些考虑?实施后将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孙晓文:近几年,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新的发展形势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交通强国”这样的奋斗目标,要求交通运输部门加快破解制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短板。多式联运是指具有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方式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具有产业链条长、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好等特点,所以我们把发展多式联运作为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调整运输结构的主要抓手和突破口,更好的支撑交通强国建设行稳致远。
自治区作为京津冀周边的重要地区,是国家主要煤炭、粮食产地,虽然全区铁路、公路、航空等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为满足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现代化多式联运发展要求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较小,物流集散和储运、转运设施现代化程度较低,缺乏有效衔接,现代化多式联运组织仍处于初级阶段。
自治区人民政府拿出真金白银助力多式联运发展,意在调动广大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实施多式联运提速行动,推进我区物流业降本增效和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中提出有关促进多式联运发展的两项资金奖补政策,是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落实支持政策和补助经费的省份之一。
“列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且经验收合格的项目,每个给予1000万元资金奖补”该项政策出台是依据2015年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全国组织开展创建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工作,迄今为止共开展了四批建设工作,我区先后有两个项目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其中“西北地区—京津冀区域铁路多功能车智慧公铁水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已通过国家验收,该项目铁路多功能驮背运输车填补了国内驮背运输空白,多式联运班列实现干支结合、常态开行。目前正在建设的“易大宗打造中蒙经济走廊煤炭能源进口样板、创新无人运输通关物流供应链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应用自动导引运输车完成无人跨境运输,顺应物流低碳环保发展趋势。
“延续对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且符合要求的企业给予300万元奖励”政策的出台可以说是推进我区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一单制”即“一次委托、一次付费、一单到底”的全程管控服务,解决了以往不同运输方式间流转手续繁琐、数据无法共享等短板,是多式联运发展的最高形态,目前正在组织开展申报和评审工作。
通过开展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和“一单制”试点工程,结合“边示范、边总结爱游戏电竞、边推广”的工作思路,由点及面、次第开花、有序推进,将有力促进全区多式联运基础设施无缝化衔接、运输装备标准化升级、信息资源交互化共享、市场主体多元化培育,加快构建便捷经济、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多式联运体系,进一步优化调整运输结构,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旅游报记者:2022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出台了系列政策举措,在帮扶文化旅游业恢复发展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的《政策清单》中,请问将重点支持哪些方面?要着重解决哪些问题?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燕茹: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促进全区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复苏相关要求,我们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在2023年《政策清单》中,主要提出3条重点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将安排2.4亿元专项资金,重点培育和创建文化旅游品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引导和鼓励文化旅游企业发展新业态,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
一是大力支持优质品牌项目创建。我们以创建品牌,打造品质旅游新标杆为目标,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和支持重点文化旅游城市、区县、村镇、文化场所等不断丰富文化旅游要素,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培育更多的国家级、自治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等品牌项目,以品牌创建作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发展富有特色的全链条文旅业态品牌,增强内蒙古文化旅游吸引力。
二是积极培育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我们将抓好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重点对成功创建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滑雪旅游度假地等文化旅游企业给予支持。我们还将继续支持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补齐短板、争先创优、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我区文化旅游项目的品质,为游客提供更丰富和更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三是引导促进文化旅游业态创新发展。我们将积极鼓励和引导各文旅单位发展新业态、打造新产品,支持企业提升数字化水平、打造文旅融合产品、丰富旅游商品,重点支持“内蒙古礼物”文化旅游商品实体店、文化旅游商品创意开发、沉浸式演艺等新业态项目,拓展文化旅游消费领域,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延长文化旅游产业链。
总之,2023年我们将主要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不断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提高服务水平,充分调动项目主体的积极性,积极推动人民群众文化和旅游消费持续快速增长,让八方来客有更美好的体验、更舒心的享受、更难忘的回忆,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下一篇: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推动工业调整优化升级”专场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承办
本网站发布的所有信息均不收取任何费用如遇到任何以本网站名义收取费用的情况请向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纪检部门举报